题目内容
【题目】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
(1)1 g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可制得______g 二氧化碳。
(2)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_______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
【答案】 0.44 ac 或 bd
【解析】(1)解:设1 g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g
x=0.44g;
(2)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a、c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b、d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更快。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氯化钠、碳酸钠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碳酸钠 | 7.0 | 12.5 | 21.5 | 39.7 | 49.0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1)20℃时,30g碳酸钠和30g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_____(填“是”或“否”)有固体剩余。
(2)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夏天晒盐(氯化钠)”、“冬天捞碱(碳酸钠)”,其冬天捞碱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将300g碳酸钠溶液和150g石灰水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白色沉淀50g,则所得的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多少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