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如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填写代号)___;
(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填写代号)___;
(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
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
②t2℃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
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⑥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C B ①③④⑤⑥
【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C;
(2) 由图可知,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B的溶解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受温度的影响很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与B相似,海水晒盐原理是蒸发结晶,A、B、C中适合蒸发结晶提纯的是B;
(3)①t1℃时,虽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两种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例如当是饱和溶液时,质量分数相等,当不是饱和溶液时,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t2℃时,A、B、C三种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则质量分数不相等,如果不是饱和溶液,则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如果A、B、C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如果A、B、C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相等,则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仍然是饱和溶液,因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所以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因为t2℃时C的溶解度小于t1℃时A和B的溶解度,所以t1℃时C的质量分数最小,即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当都是饱和溶液时,C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⑥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当都是饱和溶液时,C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猜想二成立 |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___________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