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对比_______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答案】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CD B A
【解析】
(1)对比实验B和D除了烧杯水的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B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D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的白磷燃烧,所以设计实验B、D的目的是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对比C、D,C中的白磷没有跟氧气接触,白磷不燃烧,D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这样,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A是禁止燃放鞭炮;B是禁止吸烟;C是严禁烟火;D是严禁携带烟火。故选B。
(3)A、有些火灾是不能用水扑灭的,例如,含有金属钾、钠的可燃物,符合题意;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不符合题意;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产生电火花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不符合题意;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含有易燃易爆,例如酒精之类的物质,以免引发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A。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蜡烛及燃烧的探究活动中,做了如下实验。
(1)点燃一支白色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层,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这证明焰心_____;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跟在火焰上方,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并有水珠生成,证明石蜡燃烧发生了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在玻璃管的上端管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同学们对焰心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提出问题]焰心物质含有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蓝色火焰;石蜡蒸气遇冷会凝结为白色固体。
[猜想和验证](提供用品:火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处_____ | _____ | 假设①不成立 |
假设②:焰心气体只含一氧化碳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有蓝色火焰;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 | 假设②_____ |
假设③:焰心气体只含石蜡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口_____;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_____ | 假设③成立 |
假设④:焰心气体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 玻璃管另一端口_____;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观察到_____ | 假设④成立 |
[获得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确定了焰心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石蜡蒸气。
[反思与交流]焰心处之所以会产生一氧化碳,原因是_____。
【题目】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加热(杂质不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剩余固体质量/g | 20 | 20 | 19.6 | 18.8 | 18.6 | 18.4 | 18.4 |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
(2)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
(3)求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5)该反应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质量占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