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t3℃时,N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是甲的饱和溶液,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错误,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目】下图A、B两个实验均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小资料:铁粉与氧气、水常温下反应发生锈蚀,氯化钠、活性炭会加速该反应。
(1)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A中,当红磷熄灭,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_____。
(3)图B所示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
项目 | 实验前烧杯中水的体积 | 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 | 集气瓶的容积 |
体积/mL | 160 | 108 | 250 |
该实验中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题目】(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和____保持不变。 收集氧气可以用____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2)研究小组继续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相关因素,做如下实验:
(实验 1)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 10mL 约 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 5 滴洗洁精,再向其中分别 加入 4mL 质量分数为 10%的 KI、酵母液,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质 | H2O2 | 现象 |
10%KI | 10% | 立即产生淡黄色气泡,溶液变成黄色,48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10%酵母 | 10% | 立即产生白色气泡,10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生活中洗洁精可清除油污,其原理是____(填“溶解”、“乳化”或“化学反应”)。
此实验中是便于形成泡沫观察反应的速度。
据表分析,加入 KI 的烧杯中变黄可能是产生了碘单质,可以通过加入____(填物质名称)后变蓝色检验确认。酵母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明显加快,继续研究。
(实验 2)研究不同浓度酵母液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
在五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约 10%过氧化氢溶液和5滴洗洁精,再分别加入4mL 质量 分数为 2%、5%、10%、15%的酵母液,实验结果下表所示
酵母液 | H2O2 | 现象 |
2% | 10% | 产生白色气泡,1min25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5% | 10% | 产生白色气泡,42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10% | 10% | 立即产生白色气泡,10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15% | 10% | 立即产生白色气泡,8s 后泡沫到达烧杯顶端 |
操作 | c处现象 | d处现象 |
从a处缓缓吸气5次 | 无明显现象 | 石灰水不浑浊 |
从b处缓缓吹气5次 | 出现无色液滴 | 石灰水变浑浊 |
①吸气、吹气时,c处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②吹气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