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Ca(OH)2的化学性质时,对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Ca(NO32溶液呈中性.②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猜想假设:
甲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乙同学认为:只含有NaOH  Ca(OH)2
丙同学认为:含有NaOH  Ca(OH)2Na2CO3;     
你认为可能含有           
分析讨论:丁同学认为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甲同学也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猜想假设:NaOH 和 Na2CO3
分析讨论:丙;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因为如果含有NaOH 和 Ca(OH)2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不正确;如果含有NaOH 和 Ca(OH)2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试题分析:猜想假设: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时,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时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
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如果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NaOH 和 Na2CO3
分析讨论:
丙同学的猜想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
故填:丙;如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滴加足量的硝酸钙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出现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色.
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因为如果含有NaOH 和 Ca(OH)2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故填:不正确;如果含有NaOH 和 Ca(OH)2时,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时也是无明显现象.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故填: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点评:本题是实验分析题,通过实验现象来判断物质的组成,可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多么重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写出C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
(2)①一定有      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一: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实验二;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3)实验一,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二,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                                   ,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4)实验一和实验二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元素,因为                                                        
(5)写出C的两条化学性质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      ,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你判断猜想    成立.

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3.15”晚会,曝出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实验药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说明此样品为        .(选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     .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废液处理】
(1)转化成沉淀。小组同学将所有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出现白色沉淀。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回收金属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