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髙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填)口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纯碱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BD 浓硫酸 A CE

【解析】

1)写出图中仪器a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髙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选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BD;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长管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纯碱和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由于反应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为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是C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的溶液的烧杯中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_____

证明没有NaOH

实验2;另取烧杆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HCl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_____产生

证明有NaCl生成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_____

Ⅱ.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同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一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Ⅲ.多角度认识少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变方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