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地壳和海洋中发现的金属元素有90多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有几千种,可见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 _____________。
(2)炒锅利用了金属具有_________性,插座中的铜片利用金属具有____________。
(3)在加热的条件下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某无色可燃性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将6.5g锌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75g,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为______________。
【答案】铝 导热 导电性 Mg+2H2OMg(OH)2+H2↑ 硝酸锌 银
【解析】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故填:铝。
(2)炒锅利用了金属具有导热性来传递热量使食物变熟,插座中的铜片利用金属具有导电性来传递电能,故填:导热 导电性。
(3)在加热的条件下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某无色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可燃性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H2↑。
(4)将6.5g锌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75g,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硝酸锌,滤渣中一定有固体是银。因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比铜、银都活泼,发生反应时由于银最不活泼,所以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后与硝酸铜反应,由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知:
现在固体的质量是由6.5g增加到6.75g,说明一定发生了锌与硝酸银的反应,溶质一定含硝酸锌,滤渣中一定有银。故填:硝酸锌 银。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
A. A B. B C. C D. D
【题目】学习《海水“制碱”》的知识后,小明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
(1)探究碳酸钠的溶解性:在编号为 A、B、C、D 的四个烧杯中各加入室温下的水 100g,并分别加入取自实验室的碳酸钠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烧杯编号 | A | B | C | D |
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 Na2CO3 的质量/g | 30 | 35 | 40 | 50 |
溶液的质量/g | 130 | 135 | 140 | 140 |
分析上述数据,烧杯编号为_________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探究食用纯碱的纯度:小明把家中厨房里的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带到实验室,他称取食用纯碱12.0g放入烧杯中,加入200g水使其完全溶解。现将150g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逐滴滴入烧杯中,测得滴加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CaCl2 溶液的质量/g | 25 | 50 | 75 | 100 | 125 | 150 |
沉淀的质量/g | 2 | 4 | m | 8 | 10 | 10 |
①m 的数值是 ______。
②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滴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题目】某兴趣小组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询问老师如何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老师说氯化物可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提出问题】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
【查阅资料】
ⅰ.NaCl、CaCl2、CuCl2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
ⅱ.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CuO。
ⅲ.Cu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实验1:探究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
(1)对比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2)小组同学认为,试管④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他们认为红色沉淀可能是铜的理由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2:探究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 固体为红色 |
Ⅱ | 将步骤Ⅰ所得红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 | 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
Ⅲ | 将步骤Ⅱ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石棉网上充分加热 | 红色固体变黑 |
Ⅳ | 向试管中加入步骤Ⅲ所得黑色固体,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
(3)步骤Ⅱ中所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
(4)步骤Ⅲ、Ⅳ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5)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__。
【题目】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