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2)t1℃时,将2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A和C的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含有A和C

B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

Dt1℃时,欲用A的饱和溶液配制10%的A溶液,只需要烧杯、量筒、胶头滴管三种玻璃仪器

(4)如图所示,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请解释原因

【答案】(1)C (2)不饱和 (3)BC

(4)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二者发生反应,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降低,所以C会结晶析出。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t1℃时,B的溶解度是40克,所以将20gB物质投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实现,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向放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原因是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二者发生反应,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降低,所以C会结晶析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