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据如图回答:
(1)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A装置中水发生变化的实质_____。
(2)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B装置进行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_。
【答案】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解析】
(1)A装置中水受热沸腾,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故填: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的变大;
(2)B装置中发生的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构成了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用B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 C.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A. AB. BC. CD. D
【题目】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请计算: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0.4 | m | 1.0 | 1.0 |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往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时,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消失,重新恢复为无色。于是该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的红色为什么会变成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
猜想二:可能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了。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O2反应了。
猜想四:可能是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集体讨论后认为猜想一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
(查阅资料)
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俗称纯碱,溶液呈碱性,pH约为10~11.9,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且红色不会消失。所以猜想二_____(填“正确”或“错误”)
(设计并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三,小组同学先往如图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从b处通入密度比空气大的稀有气体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然后通过注射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过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则猜想三_____。(填“正确”或“错误”)
(2)为了验证猜想四,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了实验结论,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放入等体积的质量分数为5%和l0%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加1-2滴酚酞试液 | _____ | 猜想四是正确的。红色褪去变成无色是因为NaOH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 |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百度“酚酞”得知,酚酞(以H2In表示)其实是一种极弱的酸,遇碱溶液变红的变化可表示为:H2In(无色)In2-(红色),据此信息写出H2I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