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还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C,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图2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根据图1可知,室温时,_______(选填“甲”“乙”或 “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3t1°C时,曲线a代表的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t2° C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20% >>

【解析】

1)通过分析图1可知,乙物质的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室温时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至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乙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图2中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

3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曲线a代表的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所以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a,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c,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稀盐酸(浓度为12.3%)与块状石灰石制取CO2,并完成CO2的性质探究,小强同学完成实验后,观察到发生装置中还存在块状石灰石,但已无气泡产生,他认为废液中已无盐酸。老师告诫同学们不要急于下结论,让实验说话。

[问题引入]小强同学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2,证明溶液显_______________,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小林同学接着发问:剩下的块状石灰石中是否含有CaCO3?带着疑问,小林同学取出废液中的石灰石,洗净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度为12.3%的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发生装置中盐酸与石灰石都有剩余,为何观察不到反应现象呢?

[猜想与假设]小强猜想:石灰石的颗粒太大,与盐酸接触不充分,观察不到现象;小林猜想:盐酸浓度太低,观察不到现象。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老师及时向小强同学提供了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他取少量的粉末状碳酸钙于试管中,加入2mL废液,立即产生气泡。小林同学则是将废液中的石灰石洗净置于试管中,加入2 mL浓度为12. 3%的盐酸,也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依据[实验验证]中的现象,发生装置中盐酸与石灰石共存,却观察不到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另取适量废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CDpH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