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甲、乙的名称: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______(“a”“b”)端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a”“b”)端。

4)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______(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 烧杯 A 2KMnO4K2MnO4+MnO2+O2 a CaCO3+2HCl=CaCl2+H2O+CO2 a D 引流 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甲是酒精灯;乙是烧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氧气有助燃性,所以用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a端通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b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常温反应,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从长管进气,验满燃着的木条应放于短管处,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进行判断;

4)①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D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②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蒸发过程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题目】在酸碱盐的复习课上,老师邀请了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一所示。观察到试管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②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如何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化隐为显呢?师生共同展开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

1)方案一:通过证明反应物之一CO2的消耗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将一定量NaOH溶液倒入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旋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老师指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NaOHCO2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

2)方案二:通过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的生成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设计了以下方案:打开塑料瓶瓶盖,取图二实验所得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加下列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无色酚酞试液 B 过量稀盐酸 C 氢氧化钡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方案逐个进行实验,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方案三,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三的操作为:CO2气体通入___________中,根据现象________即可证明反应的发生。

(交流与反思)若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