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硅(SiO2是一种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这种石灰石样品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25.0g石灰石样品,平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并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
②将100mL稀盐酸平均分成体积相等的两份,并分别倒入两个锥形瓶中;
③将上述两份样品分别投入各盛有50mL稀盐酸(足量)的两个锥形瓶中,测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由图中曲线分析得出,影响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2)若实验测得该石灰石样品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20%,则m的值为多少?(要有计算过程)
(3)若再称取12.5g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20%的该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3g,则10.3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
(1)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2)4.4; (3)4g。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粉末状的碳酸钙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的快,因为块状和粉末状的碳酸钙在与盐酸反应时,与盐酸的接触面积不同,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盐酸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快。
(2)根据题意,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石灰石样品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20%,可求出一半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12.5g×(1-20%)=10g,进而利用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可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即m的值。
解:根据图示可知,12.5g的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可生成CO2质量为m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00 44
10g m
100 :44 =10g:m
解得m=4.4g
答:m的值为4.4。
(3)根据题意,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由于生成物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故反应后的固体质量会减小,但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减少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即C、O两种元素的质量,而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没变;结合题(2)可知,12.5g该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10g,则其中含有的钙元素的质量为10g××100%=4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再利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a | 20 |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10%的CaCl2溶液可作为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a | 20 |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
(2)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25 | 20 | 15 | 15 |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0 | a | 20 | 15 | 15 |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4)画出35g石灰石样品中加入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在“答题卡”框图中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