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下图是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
Ⅰ.打开止水夹a和b,鼓入一定量空气,当液面下降至燃烧匙以下,关闭a和b,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Ⅱ.强光照射引燃白磷;
Ⅲ.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b,最后读数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变为V2;
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Ⅲ当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用V1和V2表示)。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②参加反应的乙物质和生成的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答案】 量筒内的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内
置换反应 9∶8
【解析】
(1)①因为白磷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Ⅲ当中,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导致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所以打开b可观察到的现象为:量筒内的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内。
③在步骤Ⅰ通入空气过程中,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说明瓶内的空气体积为V1,而步骤Ⅲ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所以量筒内的部分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又因为空气中氮气等气体不和白磷反应,氮气、稀有气体等又难溶于水,所以倒吸入瓶内水的体积等于瓶内原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根据步骤Ⅲ实验结果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V2,倒吸入瓶内的水体积为:V1- V2,则体积为V1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V1- V2,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①根据图例,甲为F2;乙为H2O;丙为HF;丁为O2。因为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所以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根据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 O2,乙为H2O,丁为O2,则参加反应的乙物质和生成的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6∶32=9∶8。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铝丝表面都没有明显的现象。
[ 提出问题 ] 是什么原因导致反应现象不明显呢?
[ 查阅资料 ] 氯离子穿透铝表面致密氧化膜的能力强于硫酸根离子。
[ 猜想与假设 ]
甲:可能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
乙:可能与硫酸根离子穿透氧化膜的能力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写出一条即可 )。
[设计实验 ]
(1)将打磨后的等质量的铝片和铝丝分别放入等体积、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发现前者反应的速率明显比后者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甲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
(2)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_________(填“严谨" 或“不严谨”)的,理由是________。请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乙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室温下,将两根相同的铝丝分别放入等体积、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______________溶液中 | 后者铝丝表面变红明显比前者快 | 乙同学猜想正确 |
(4)若要进一步验证乙的猜想,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乙同学猜想正确 |
【题目】密闭容器中有氧气、X、水和二氧化碳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
反应前质量/g | 76.0 | 16.0 | 4.0 | 3.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0 | 40.0 | 47.0 |
A.表中待测的值为5.0
B.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中与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反应生成的与
的质量比为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