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______

【答案】36540 100t

【解析】

1)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

2)解:设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x

答:可以处理废水的质量为100t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课外兴趣班同学用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一)甲组同学利用A装置制备O2,并利用制得的O2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否炭粉。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C装置,该装置中应盛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探究二)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乙装置,A装置烧瓶内储存的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CH4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金属单质、二氧化碳和水.

Ⅰ.装置B的玻璃管中盛入足量的CuO固体;

Ⅱ.将3.0g足量的NaOH浓溶液通过分液漏斗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Ⅲ.按A→C→B→C→…的顺序连接成装置图乙,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再打开K2,加热B装置中足量的CuO固体,充分反应(反应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Ⅳ.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装置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3)写出CH4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两个装置C中试剂应相同,第一个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通过数据分析,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

(探究三)丙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改装成了图丙装置,实验时通入足量的CO,对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5)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实验的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

(6)最后该组同学还对玻璃管内剩余的固体按下图流程进行探究:

①有色溶液B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X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②将2.8g铁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