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在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则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也会放出热量
C.Zn、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置换生成H2,则金属都能与稀酸发生反应生成H2
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要求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才行;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则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也会放出热量;Zn、Fe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置换生成H2,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酸发生反应生成H2,必须是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的才能反应;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比如碳酸钠的溶液。故选B.
【题目】(10分)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1)①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一般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 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是 (填字母,下同)。
A.牛肉 B.芋头 C.鸡蛋 D.柠檬
②青少年及成人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将导致生长迟缓、侏儒症,该微量元素是 。
A.碘 B.铁 C.钙 D.锌
③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甘油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称量其质量。然后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①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g。此时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状态。
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温度的取值范围是 。
【题目】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食盐反应 |
B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
C |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
D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