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近日,卫生部等五部委日前下发联合公告,将三聚氰胺限量值标准从乳制品扩展到整个食品中,我国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标准得到统一,公告规定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则回答
(1)三聚氰胺(C3H6N6)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试解释原因_______。
(2)“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奶品中含氮量来折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不法分子为了提高氮的含量,向1Kg牛奶中添加2.52g三聚氰胺添加进奶品中冒充蛋白质,则冒充蛋白质的质量(已知蛋白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6%)为(____)
A 2.52g B 4.44g C 10.5g D 12.32g
(3)三聚氰胺被称为冒充蛋白质的“蛋白精”,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需要进行焚烧方法处理,焚烧时烟尘经过滤后排入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3 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毒性很强的氰化物 C 2C3H6N6+9O26CO2+6H2O+6N2
【解析】
(1)三聚氰胺(C3H6N6)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N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4)3+(+1)6+6x=0,x=-3;为安全起见,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其原因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毒性很强的氰化物;
(2)由题意可知,2.52g三聚氰胺中N元素的质量等于能够冒充的蛋白质的质量中N元素的质量,设:能够冒充蛋白质的质量为x,则有:
则 解得x= 10.50g。故选C;
(3)含三聚氰胺的毒奶粉需要进行焚烧方法处理,焚烧时烟尘经过滤后排入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为氮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外两种物质分别为水和二氧化碳,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C3H6N6+9O26CO2+6H2O+6N2。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说法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质量 | 17 | m | 6 | 11 |
A.物质Y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 Z 和Y 的质量比为 6:1D.参加反应的 Z 和W 的质量比为 2:1
【题目】李婉仪同学在做 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对该沉淀进行加热,一般会看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可有时却看到蓝色沉淀变成绿色。李同学对此异常现象产生了兴趣,决定对此现象产生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写出上述生成蓝色沉淀以及蓝色沉淀变成黑色的化学反应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加热蓝色沉淀产生黑色固体与什么因素有关?
(作出猜想)猜想 1:与 CuSO4 溶液过量有关;猜想 2:与 NaOH 溶液过量有关。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1%NaOH 溶液,20%NaOH 溶液,1%CuSO4 溶液,20%CuSO4 溶液。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向 2 mL 20%CuSO4 溶液中滴加 2 滴 1%NaOH 溶液,再将所得沉淀加热 | 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___________。 | 猜想 1 成立 |
(2)__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沉淀加热 | 先产生蓝色沉淀,加热后___________。 | 猜想 2 不成立 |
(得到结论)在上述实验中,要能观察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关键是________。
(拓展与思考)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上述绿色物质是溶解度比氢氧化铜更小的水胆矾[化学式为Cu4(OH)6SO4],该物质能与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李同学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绿色物质中含有硫酸根,于是将上述绿色物质用蒸馏水洗涤、烘干,再溶解在足量的溶液 A 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 B,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原绿色物质中有硫酸根。试推测:溶液 A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溶液 B 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