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

食用纯碱

食用小苏打

主要成分

Na2CO3

NaHCO3

酸碱性

水溶液显碱性

水溶液显碱性

热稳定性

受热不分解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_____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_____溶液碱性更强.小欢认为要比较两种溶液的碱性强弱,可直接用_____进行测定.

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_____(填)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

3)测定食用纯碱粉末的纯度

取食用纯碱粉末试样,利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测定.

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

称量时间

质量/g

试样

11.0

装置+稀盐酸

160.0

装置+稀盐酸+试样

反应开始后20s

167.0

装置+稀盐酸+试样

反应开始后30s

166.6

装置+稀盐酸+试样

反应开始后90s

166.6

①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

②通过计算确定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种即可)

【答案】 食用纯碱(或Na2CO3 pH试纸 2NaHCO3 Na2CO3+CO2↑+H2O 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 4.4 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6.4% 稀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随CO2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或水蒸气随CO2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

【解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的水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能使酚酞变红,且碱性越强颜色越红,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可采用pH试纸或pH计完成;

2)由图表关于两者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可知:食用小苏打可以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食用纯碱不能,所以分析装置可知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分解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装置中的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

3)①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11g样品与盐酸完全反应的质量变化是(11g+160g)﹣166.6g4.4g,因为此过程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此质量差即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设生成4.4g二氧化碳时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x

x10.6g

所以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96.4%

③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则是测量的二氧化碳质量比实际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稀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随CO2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小花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为了弄清铜绿的组成和铜生锈生成铜绿的条件,小花与她们的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探究铜绿的组成。

(查阅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铜绿受热易分解。

(实验设计)

①小花同学从铜制眼镜框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绿,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________元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铜绿中含有________元素。

②小阳取下少量试管内反应后的剩余物,放人另一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变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___________元素。

(实验结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1铜绿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①写出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常用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实验设计)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平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且水面附近锈蚀最严重的

(实验结论)②铜生锈是铜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思应用)③写出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两种不同原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