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2)欲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写一种方法);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常用的提纯方法是_____(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2℃时,将4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克;
(5)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在t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
(6)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选填“>”、“<”或“=”);
(7)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_____(选填“甲”、“乙”或“丙”)相似。
【答案】甲 加乙物质或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温 降温结晶 75 甲 = 丙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甲;;
(2)欲将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常用的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
(4)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将4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5)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在t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6)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都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7)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丙相似,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题目】将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氧气的质量/g | 4.5 | 14.0 | 18.0 |
二氧化硫的质量/g | 9.0 | 28.0 | 28.0 |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次刚好完全反应.
(2)在第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g.在第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g.若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_____g.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完毕后,小亮同学在整理仪器时,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成液缸中,发现混合后的废液仍然浑浊并显红色,于是引起了他的质疑和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混合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他断定混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并对是否含有其它碱性物质作出猜想:猜想Ⅰ:;猜想Ⅱ:
(实验验证)小亮认为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于是他对混合废液进行过滤,并取少量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M是_____ | _____ | 猜想Ⅱ不正确 |
N是_____ | _____ | 猜想Ⅰ正确 |
(反思与交流)
验证完毕,小刚同学受到启发,于是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一步验证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他取一定最的滤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数据可以得出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是_____
(拓展应用)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