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
(2)若选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是____;
(4)实验室要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连接顺序为: B→______→D,F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
【答案】长颈漏斗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FG 吸收HCl气体
【解析】
(1)由图可知甲为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若选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使用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可以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可用A做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
(3)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4)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吸收氯化氢气体。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F去除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G去除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气体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填:FG;吸收HCl气体;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_____。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_____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 | _____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实验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钾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反思)你认为实验二的设计是否合理?_____,原因是_____。
【题目】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溶解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7.0 | 12.2 | 21.8 | 39.7 | 53.2 |
(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填A或B)。
(2)图中溶解度相同时温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A 0-10 B 10-20 C 20-30 D 30-40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
(4)在20℃时,将100g水加入到30g碳酸钠固体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