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和乙分别是稀硫酸和 NaOH 溶液中的某一种。向甲中逐滴加入乙时, 溶液的 pH 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乙试剂是_______

2)当反应处于 A 点时,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3)等质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__________

【答案】稀硫酸 NaOHNa2SO4 蓝色

【解析】

1)原溶液为碱性,加入乙溶液后变为中性后到酸性,故乙为稀硫酸,故填:稀硫酸

2)当反应处于 A 点时溶液呈碱性,NaOH有剩余,稀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故溶质为,NaOHNa2SO4,故填:NaOHNa2SO4

3)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并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反应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当硫酸和氢氧化钠质量相等时,氢氧化钠会过量,溶液显碱性,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故填:蓝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 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 想)

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猜想III成立

(思 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