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氧化锌(ZnO)可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
(1)推测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判断是否洗涤干净?往最后的洗出液中加入_____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洗涤干净。
【答案】H2C2O4 ZnCl2+(NH4)2C2O4=ZnC2O4↓+2NH4Cl 过滤 ZnC2O4ZnO+CO2↑+CO↑ 硝酸银
【解析】
(1)根据草酸铵中铵根为+1价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草酸跟为﹣2价,所以草酸的化学式是 H2C2O4;
(2)“沉锌”过程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由于过滤得到溶液和草酸锌,所以应该是草酸锌为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l2+(NH4)2C2O4=ZnC2O4↓+2NH4Cl;
(3)“操作A”实现了固体和特体的分离,为过滤。
(4)“高温灼烧”时草酸锌分解,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由于生成氧化锌,所以剩余的碳原子和氧原子个数特点确定不可能只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C2O4ZnO+CO2↑+CO↑。
(5)判断是否洗涤干净?就是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铵,也就是检验氯离子,所以用硝酸银,操作为往最后的洗出液中加入 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洗涤干净。
故答案为:
(1)H2C2O4;(2)ZnCl2+(NH4)2C2O4=ZnC2O4↓+2NH4Cl;(3)过滤。(4)ZnC2O4ZnO+CO2↑+CO↑。(5)硝酸银。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
(2)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
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
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
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
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 | 猜想三不成立 |
② | 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四成立 |
小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成立”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
【题目】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题目】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图示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步骤1 |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 |
步骤2 |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 (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 |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 实验结论或解释 |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_(选填“强”或“弱”) |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得出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