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 | t0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g | 25.7 | 25.6 | 25.5 | 25.5 |
分析:表中数据表明,第三次称得质量和第四次称得质量相等,此现象说明在第三次称重时已完全反应,此时所称得质量为25.5g,与反应前的总质量=5.7g+10g+10g=25.7g相比,少了0.2g;由于反应中只放出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生铁为铁和碳的混合物,其中碳不与硫酸反应,所得氢气质量为铁与硫酸反应所产生.
生铁为铁和碳的混合物,其中碳不与硫酸反应,所得氢气质量为铁与硫酸反应所产生.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质量差即为氢气质量,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5.7g+10g+10g-25.5g=0.2g;
故答:0.2;
(2)设5.7g钢样品中含铁质量为X,则:
Fe+2HCl═FeCl2+H2↑
56 2
X 0.2g
56:2=X:0.2g
解之得X=5.6g
则这种钢样品含铁:
×100%≈98.2%
答: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约为98.2%.
故答:0.2;
(2)设5.7g钢样品中含铁质量为X,则:
Fe+2HCl═FeCl2+H2↑
56 2
X 0.2g
56:2=X:0.2g
解之得X=5.6g
则这种钢样品含铁:
5.6g |
5.7g |
答: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约为98.2%.
点评:通过四次称重的质量变化特点,判断出放入稀硫酸中的生铁样品完成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25.5g,然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氢气质量.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11.3 g钢样品,投入装有2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5g)中.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1)反应中产生氢气 g,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
(2)钢的类型可分为:含碳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则这种钢属于 .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变为CO2而放出,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 .
反应时间 | t0 | t1 | t2 | t3 |
烧杯和药品质量(g) | 46.3 | 46.1 | 45.9 | 45.9 |
(2)钢的类型可分为:含碳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碳,则这种钢属于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变为CO2而放出,灼烧后钢样品质量会减轻.可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很多.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