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操作示意图如下:
他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 ℃。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 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__________。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 ℃的是________溶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____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加快固体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氯化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的探究,平时要了解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的变化。
(1)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图示④中不应用温度计搅拌,应用玻璃棒搅拌;
(2)水的初温为20℃,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故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氢氧化钠;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烧杯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室在进行双氧水制备氧气实验时,某同学不小心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试管中,发现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同学就此对“硫酸铜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是否也有催化作用”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探究的主要过程:
【提出猜想】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
【实验方案】常温下取两瓶H2O2溶液,其中一瓶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另外一瓶不加),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为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1 | 2 |
反应物 | 6%的H2O2 | 6%的H2O2 |
反应物的量/mL | 2 | 2 |
加入物质名称 | 不加任何物质 | 1 g CuSO4 |
时间/s | 270 | 40 |
【得出结论】由该实验过程可知硫酸铜溶液对双氧水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则该实验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硫酸铜溶液中哪种微粒对双氧水分解产生催化作用产生兴趣(该溶液中有Cu2+、SO和H2O),并进行猜想:①可能是水分子;②可能是________;③可能是Cu2+。
小明将此猜想与同学小芳进行讨论,小芳立即否决了猜想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Na+、NO对双氧水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据此小明在实验室里选择了两种试剂进行了实验探究,它们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