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50g,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17.6gCO2气体.
(1)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氯化钠不与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碳酸钠的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可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其中氯化钠由原样品中氯化钠和反应生成氯化钠两部分所组成;由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可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样品质量与碳酸钠质量差则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两部分氯化钠的质量和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可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其中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求得.
解答: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消耗HCl的质量为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x        z    y       17.6g
106
x
=
44
17.6g
  x=42.4g
117
y
=
44
17.6g
  y=46.8g
73
z
=
44
17.6g
  z=29.2g
(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42.4g
50g
×100%=84.8%
(2)消耗稀盐酸的质量=29.2g÷7.3%=400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0g-42.4g+46.8g
50g+400g-17.6g
×100%=12.6%
答:(1)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4.8%;(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6%.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反应中任意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出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6、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结合题意回答问题.
(1)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你能从“16%的氯化钠”中提取到的信息有(从两个角度叙述)
溶液的组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4:21:25

(2)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从这个说法中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碳酸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亚硝酸钠(NaNO2)因外观与食盐相似,经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请你根据NaNO2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写出鉴别NaNO2和NaCl的方法.


20℃时,取50g固体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若固体全溶,则为NaNO2;若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则为NaCl

(4)铅蓄电池是一种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又可以循环使用的化学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生产和生活中.铅蓄电池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若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上述硫酸溶液,则浓硫酸和水的体积比约是
1:4

(5)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依据溶解性表和复分解反应实质判断下列两组物质(①硫酸钠和氯化亚铁、②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在水中混合后能否发生反应,若能,仿照示例在如图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物质或离子符号,来体现反应的实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