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______极,电极上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3)写出产生A、B两管内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负 有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 2H2O2H2↑ + O2↑ 分解反应
【解析】
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氧气能支持燃烧,两气体体积比为2:1;
(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负极,电极上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2)B试管里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3)产生A、B两管内气体的反应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如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其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③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和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由氧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参与反应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IA | 0 | ||||||||
1 | 1 H 氢1.00 |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X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①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②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③若某种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则它的中子数为____。它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用不加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若选择G装置(事先装满水)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通入(选“a”或“b”)。
(3)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取用量,一般应取用___________.若选用上面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6g样品放在烧杯里(烧杯质量为10g),然后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充分反应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假设二氧化碳气体完全逸出,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记录如下表。分析数据,进行计算: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烧杯和药品总质量(g) | 25.56 | 35.12 | M | 54.24 | 64.24 |
M=___________g.
②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