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乙溶液
C.2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D.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
溶液由不饱和变饱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A、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但甲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一定小于乙溶液,没有说清楚是否是饱和溶液,错误,B、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30g/130g×100%=23.1%,错误,C、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20g,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正确,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50℃时,100 g水中加入20 g乙并降温至20℃,溶液由饱和变不饱和,错误,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NH3 | H2O |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C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D | FeSO4溶液 | ZnSO4 | 加入过量的镁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