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通酸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①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C. 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D. 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小

【答案】C

【解析】

A、烧杯①的底部没有固体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选项错误;

C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选项正确;

D、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选项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实验装置来探究鸡蛋壳里含有CO(以CaCO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实验时广口瓶中一定会产生气泡,玻璃片上石灰水会变浑浊,据此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他们很好奇,于是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

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做出猜想】

小红猜想:可能鸡蛋壳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

小明猜想:可能是小红实验所用的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______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两支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壳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甲、乙两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盐酸b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时也说明了鸡蛋壳中含有CO的可能性。

【反思应用】

(1)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填“稀”或“浓”)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____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