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结合下图I中的A—F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试管内为一种固体物质,则试管口需放 ,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3)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试管内为二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则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现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不溶性物质,需经过溶解、 、洗涤、烘干步骤。该物质在此反应中起 作用。
(4)B与 组合可完成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操作,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其优点是 。
(5)用上图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6)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7)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 装置来收集NO。
【答案】(1)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棉花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过滤;催化(剂)
(4)C,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隔绝二氧化碳和氧气(或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等),无(6)B或F(7)D
【解析】
试题分析:(1)常见仪器的名称的识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试管内为一种固体物质,则该固体为高锰酸钾,故试管口需放棉花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阻塞导管,该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试管内为二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则可判断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由于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故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不溶性物质,需经过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步骤。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
(4)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二氧化碳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B与C组合可完成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操作,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其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图II来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二氧化碳和氧气(或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等),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因为是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来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而上方的空气对排开水的体积没有影响
(6)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得,则应选择B或F
(7)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D(排水法收集)装置来收集NO
【题目】咱们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一)为探究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A小组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来源:]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 |
I | 50.0g | 1% | 0.1g | 9mL |
II | 50.0g | 2% | 0.1g | 16mL |
III | 50.0g | 4% | 0.1g | 31mL |
(1)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选填下图1中的装置编号)。
(2)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
(3)B小组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则该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通过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二)C小组查阅资料: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于是他们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操作 | 结论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 将固体加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也能作催化剂。 |
(2)步骤①的目的是 ,
(3)步骤④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
(4)步骤⑦是证明 。
(三)D小组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
a.将12.25g KClO3与5.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
b.将12.25g KClO3与5.0g CuO均匀混合加热
(1)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测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②测 。
(2)计算:12.25g KClO3中所含氧元素质量与 克过氧化氢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