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___________ 。
(2)写出实验室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但需要在试管口放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____(填现象)时,开始收集氧气。
(5)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6)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钙。你认为上图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若将F装置中装满水用来收集乙炔气体,则该气体应从________(a、b)管通入
【答案】试管 H2O2H2O+O2 A 一团棉花 KMnO4K2MnO4+MnO2+O2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B b
【解析】
(1)仪器①是试管;故填:试管;
(2)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符号表达为:H2O2H2O+O2。故填:H2O2H2O+O2;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故填:A;一团棉花;KMnO4K2MnO4+MnO2+O2;
(4)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故填: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5)用F收集氧气时,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a进,故要检验集气瓶已充满氧气,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6)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B;如果F装置中装满水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端管口通入,故填: B;b。
【题目】铭铭在实验室做课外活动探究实验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当她把煤炭放在如图容器中燃烧时,发现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变成了无色。请你跟她一起探究原因。
(1)(提出问题)什么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
(2)(查阅资料)煤炭燃烧能够产生二氧化碳,而且煤炭中有硫元素,还会燃烧成二氧化硫气体。
(3)(猜想与假设)
a、甲同学假设_____。
b、乙同学假设_____。
(4)(实验与结论)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实验进行验证,请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实验:取5mL稀高锰酸钾溶液于一支试管中,_____,观察现象。 | _____ | 甲同学假设不成立 |
乙实验:_____,并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 _____ | 乙同学假设成立 |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2)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前应先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瓶中体积水的体积 | 20 | 21 | 19 | 20 | 22 | 18 |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
(实验拓展)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如红磷。
(4)小红提出可以用细铁丝代替红磷,小雯不赞成,她的理由是_____。
(5)小刚选择镁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见下图,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与_____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反思总结)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选择镁带。
②物质燃烧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
(计算拓展)①氮化镁中氮元素化合价为_____。
②试计算6g氮化镁中含多少质量的镁元素?_____
【题目】下表中与各粒子名称对应的各项内容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内容粒子名称 | 符号 | 结构示意图 | 电性 | 化学性质 |
A | 镁原子 | Mg | 中性 | 活泼易得电子 | |
B | 铝原子 | Al3+ | 带3个单位正电荷 | 活泼 | |
C | 氧原子 | O | 中性 | 稳定 | |
D | 氟离子 | F- | 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 稳定 |
A. AB. BC. CD. D
【题目】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赵敏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中留有25mL空气(不考虑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将气体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装置内空气体积的变化。
(资料)铜丝在加热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1)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的目的是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赵敏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1mL |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她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21%(填“>”“<”或“=”)。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多选)
①装置气密性差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