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做实验时,欣欣需要用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只有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于是她便自己动手并利用已有的溶液来配制所需的氯化钠溶液。
(1)在称量时,她需要把氯化钠固体放到天垫有纸片的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托盘中,并且应当称量______g氯化钠固体。
(2)她把称量好的氯化钠和实验室中现有的氯化钠溶液全都转移到一个大烧杯中,并应向其中加入体积为______mL的水,边加水边搅拌。(水的密度为1.0g/mL)
(3)如表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假如她想通过升高溶液的温度来得到氯化钠晶体,则你认为她的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36.0 | 36.6 | 37.3 | 38.4 |
【答案】左侧 15 135 不可行
【解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溶剂的体积;
(3)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1)药品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上,氯化钠的质量=200g×15%-50g×30%=15g;故填:左侧;15;
(2)水的质量为:200g-50g-15g=135g,水的体积为:135g÷1g/mL=135mL;故填:135;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6.5%,所以欣欣配置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慢慢增大,所以不能用升温的方法来实现,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实现。故填:不可行。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晓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______色。
(2)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3中,李晓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和结论: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B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 ______ | 猜想3成立 |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李晓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______(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换试剂,将Ca(OH)2换成______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