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取一滤纸条,等间耍沛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D
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说法正确;B、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可以指示酸碱,故B说法正确;C、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所以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D说法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都能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作出猜想】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Na2CO3、Na2SO3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取少量4、5号溶液分别于试管中,然后分别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          号溶液,两试管中的溶液均变成红色,说明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           溶液。?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3号溶液,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七种溶液中的2号溶液,在盛4号溶液的试管中
            现象,说明4号是Na2CO3溶液;在盛5号溶液的试管中有        现象,说明5号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请你利用上述图中的试剂设计鉴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9分)燃烧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以下问题:
【定性实验】
(1)甲烷的化学式是                
(2)请写出通过甲烷燃烧确定其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法:                               
【定量实验】
某有机食品保鲜袋除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可能含有氧元素。为确定该保鲜袋是否含有氧元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并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1.4 g该保鲜袋样品,剪碎后放在硬质玻璃试管中。
③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2.0 g;装置B的质量为85.0 g
④持续通入纯O2,点燃酒精灯,直至保鲜袋样品完全燃烧
⑤实验结束,待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3.8g, 装置B的质量为89.4g
请回答
(1)查得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吸水后呈蓝色。根据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变蓝的现象说明该保鲜袋含有       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B在反应后增加的质量等于1.4 g样品完全燃烧后生成的_____  (填化学式)的质量。
(3)通过计算可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为       
(4)结论:该保鲜袋样品         (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5)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