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向一定量的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5.6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14 g。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
C.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7.6g D. 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铜6.4g
【答案】A
【解析】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不含有铁,假设5.6g铁粉只与硝酸银反应,则设增加固体的质量为x
Fe+2AgNO3=Fe(NO3)2+2Ag 固体增加量
56 160
5.6g x
=解得x=16g,而最终得到的固体只有14g,故铁与硝酸铜也发生了反应,故硝酸银反应完了,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硝酸银,故A正确;经分析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故B错误;若固体中含有银7.6g,则含有铜的质量为6.4g,生成6.4g的铜需要5.6g的铁,而总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g,故C错误;经上分析滤出的固体中不可能含有6.4g的铜,故D错误。故选A。
【题目】(8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
(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
实验操作 | 使用现象 | 对比结论 |
Ⅰ.一片用粗砂纸单向用力打磨3次,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用镊子取出。 | 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说明 |
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 | ||
Ⅱ.一片用特细砂纸往复打磨数次,再将其浸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取出。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 | 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说明 |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 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说明 |
★影响因素:
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
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
(5)请仔细观察下图:
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
【题目】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_______质量。(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 3.0 | 3.0 | 3.0 |
反应前总质量/克 | 193.8 | 194.6 | 193.6 |
反应后总质量/克 | 192.6 | 193.6 | 192.5 |
二氧化碳质量/克 |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题目】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氧气制备是中学化学的经典实验。上世紀的教材上制取O2常使用KClO3和MnO2,下列装置中适用于该原理制取和收集O2的是____(填編号)。实验后回收催化剂MnO2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下表中一定呈碱性的是______;胃酸(主要是盐酸)过多可用NaHCO3治疗,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选项 | A | B | C |
体液 | 胃液 | 唾液 | 血液 |
pH | 0.9~15 | 6.6-7.1 | 7.35-7.45 |
【题目】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低温制备H2 | 成功开采可燃冰 (CH4·nH2O) | 研制出超高强碳钢 | 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5)6(H3O)3(NH4)4Cl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