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节约水资源,防止空气污染,人人有责”。
(1)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淡水资源并不充裕,将工业冷却水循环利用 、生活中一水多用等值得提倡
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C、东台梁垛磊达水泥厂进行了废气除尘后再排放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
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成分在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活动中有许多应用
(2)几年前广山地区生活用水使用的深井水,可以用___________检验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现在使用的是长江水,下图是东台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图,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_________,所填仪器在实验中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Ⅱ.操作③用的是漂白粉,其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是Ca(ClO)2+X+H2O=CaCO3↓+2HClO, 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X是空气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成分,植物可利用它进行光合作用,则它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Ⅰ.指出电源的正、负极:b为________极,该电极产生了10毫升气体,则电源另一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答案】 ABCD 肥皂水 煮沸 过滤 玻璃棒 引流 CO2 负 5mL 略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氧元素
【解析】 (1)A、地球上水的总储量很,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故A叙述正确;B、充分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故B叙述正确;C、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防止空气污染,故C叙述正确;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其成分可以制造许多产品,故D叙述正确。(2)溶解了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可用肥皂水检验,生活中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Ⅰ、中把固体B和液体C分离,采取的操作方法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漏斗、烧杯意外,还需要用玻璃棒来引流。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中应该含有一个碳原子核两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 。(3)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较少;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较多。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负极产生气体体积的,根据题意负极产生了10毫升氢气,则正极产生氧气的体积为5毫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水导电能力弱,实验慢,实验过程中加入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题目】(7分)为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 ①取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
结论 | A试管所取样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内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交流与讨论](1)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A、B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 。
【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 1 | 2 | 3 | 4 | 5 | 6 |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ml) | 20 | 18 | 19 | 17 | 21 | 19 |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
【实验分析】(1)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①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③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④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改进实验】
(1)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小组同学设计了D实验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