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长假后,小刚和小敏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他们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由此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猜想]猜想一:没有变质;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刚和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小刚:取少量样品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

小敏认为小刚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于是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

(1)步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⑤中,小敏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猜想二是正确的。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正确,结论不正确

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但结论正确

D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交流反思] (1) 实验室里氢氧化钠需要_____保存。

(2)下列物质能替代小敏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BaCl2溶液 Ca(NO3)2溶液 Ca(OH)2溶液 Ba(OH)2溶液。

()有一包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由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用化学式填空,下同),一定没有_____,可能有:_____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且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除去溶液B中可能存在的碳酸钠,避免对以后实验结果的干扰 D 密封 ①② Mg(OH)2BaCl2 Na2CO3AgClNa2SO4 KNO3

【解析】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写: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若氢氧化钠变质则会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错误,故填写: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易溶于水,且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1)步骤③中,防止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影响,可采取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方法把碳酸钠全部转变成沉淀,以检验溶液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若有氢氧化钠则判断为部分变质,故填写:除去溶液B中可能存在的碳酸钠,避免对以后实验结果的干扰;

(2)步骤⑤中,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小敏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由于用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该碱性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故小敏同学的测定结果偏小,故填写:D

交流反思:(1)由于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故填写:密封;

(2)为不影响测定溶液的pH对氢氧化钠是否存在的检验,所加入的试剂不应为碱性溶液且不能反应后生成碱性物质,而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呈碱性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因此,不能使用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故填写:①②;

()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氢氧化镁本身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氯化银是本身不溶于水的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镁、氯化银、硫酸钡和碳酸钡;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镁能与硝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硝酸镁和水,无气体产生,硫酸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钡能与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沉淀不可能是硫酸钡、氯化银和碳酸钠,一定有氢氧化镁,原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一定不含有氯化银,氯化钡和碳酸钠、硫酸钠不会同时存在;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一定有氯化银,故原物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钡,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整个过程中不涉及到硝酸钾的推断,可能含有硝酸钾,故填写: Mg(OH)2BaCl2Na2CO3AgClNa2SO4KN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探究: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准备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Ⅱ.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

猜想_____不成立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二次_____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

猜想_____成立

(实验反思)

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不加过氧化氢酶

反应温度/

25

37

42

25

37

42

收集到气体体积/mL

39

56

60

5

5

5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

要证明某物质是催化剂,还需要证明的是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