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暖宝宝”能在12小时内持续不断地释放热量,是畏寒者的理想保健用品。小红剪开一片密封完好的“暖宝宝”内包装并倒出其中的发热料,大致观察呈黑色粉末状;用磁铁靠近该粉末,发现有部分物质被吸引。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大胆猜想)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振荡,部分固体溶解并伴随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1)中未溶解固体灼烧,然后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其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少量黑色粉末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取所得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其可能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在“暖宝宝”发热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发热料中铁的质量分数
(设计方案)下图是小组同学设计的两套实验装置,你认为更方便的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法)取“暖宝宝”袋内发热料wg,使之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测生成气体体积。
(实验操作)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发热料和稀硫酸分别加入到烧瓶、分液漏斗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为止。
④等恢复至室温状态下,再次记录量气管液面的最后刻度。
(数据处理)若当时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dg.mL-1,体积为vmL。则该“暖宝宝”发热料中铁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差分析)实验测得气体体积____________(填“合理”、“偏小”或“偏大”)。
(发热原理)“暖宝宝”所发出的热量主要还是来自于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3O2+6 ______=4Fe(OH)3 ,2Fe(OH)3Fe2O3+3H2O。
【答案】Fe、C Fe+2HCl=FeCl2+H2 C+O2
CO2、 CO2+Ca(OH)2=CaCO3
+H2O NaCl+AgNO3=AgCl
+NaNO3 Fe、 C、NaCl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偏小 H2O
【解析】
大胆猜想:
用磁铁靠近该粉末,发现有部分物质被吸引,说明黑色粉末中含有铁,因此黑色粉末可能是铁和碳(Fe、C);
实验一:
(1)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振荡,部分固体溶解并伴随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是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取(1)中未溶解固体灼烧,然后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置在其上方,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CO2、CO2+Ca(OH)2=CaCO3
+H2O;
(3)另取少量黑色粉末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取所得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黑色粉末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氯化银和硝酸钠,其可能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AgCl+NaNO3;
得出结论:在“暖宝宝”发热料中一定含有Fe、 C、NaCl;
设计方案:
B装置中的橡胶管连接蒸馏瓶和分液漏斗,保证压强相等,有利于液体留下,避免液体体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B装置较好;
实验操作:
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数据处理:
生成氢气的质量=dg·mL-1×vmL=vdg,设:要生成vdg氢气,需要铁质量为x。
x=28vdg;
该“暖宝宝”发热料中铁的质量分数表达式;
误差
实验过程中等恢复至室温状态下,由于没有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所以实验测得气体体积偏小;
发热原理:
根据“4Fe+3O2+6 ______=4Fe(OH)3”可知反应后的铁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数目分别为:4、12、12,反应前的铁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数目分别为:4、6、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空格部分6个分子中共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空格部分应填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