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
(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从不同角度反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中和反应。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当滴入的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列物质中能证明此时溶液显酸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锌粒 c.纯碱 d.氧化铁
②如图C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如图C的类似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HNO3
b.CuSO4
c.CaCl2
d.AgNO3
【答案】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溶液 NaCl、HCl bcd H+ Cl- a
【解析】
(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铁锈与稀盐酸反应:,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稀盐酸反应:,故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
(2)①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反应前pH<7,pH值逐渐增大,最后,pH>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当滴入的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pH<7,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Cl、HCl;
a、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但是中性溶液遇酸也不变色,故酚酞溶液不能证明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锌粒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故锌粒能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符合题意;
c、纯碱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故纯碱能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符合题意;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且生成黄色溶液,故氧化铁能证明此时溶液呈酸性,符合题意。
故选bcd。
②如图C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反应前烧杯中为稀盐酸,含H+,Cl-,加入的溶液为氢氧化钠,含Na+、OH-,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为Na+、Cl-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H+Cl-;
③图C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属于中和反应,故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如图C的类似反应的是硝酸。
故选a。
【题目】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测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操作是将___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③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有(写符号)_______________。
④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
(2)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向氢氧化钠溶液里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____________性,还可能呈碱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色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溶液呈_________。 |
(交流与反思)
①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_(写符号)。
②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镁条,若有____________现象,则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一枚表面生锈的铁钉,若观察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则所取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提示:Ba2+与SO42-可形成BaSO4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____ | 稀硫酸过量 |
①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__。
②若请你再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会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
(3)成成同学认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他提出可以对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铝的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提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化学式为Al(OH)3)。
(4)现取1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1%)
【题目】在化学课上,某活动小组将燃烧的钙迅速伸入到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钙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一种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黑色颗粒是单质碳。那么白色物质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CaO;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是CaCO3;丁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其他同学立刻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①取适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__________ | 白色物质中含有CaO。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
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_________ | ||
方案2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 没有气泡产生 |
(实验总结)钙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题目】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 39.92 | 59.84 | 79.80 | 99.80 |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
【题目】经过监测和治理,某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________,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NaCl;
猜想二:含NaCl、CaCl2;
猜想三:含NaCl、Na2CO3。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 |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果 |
方案一 |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正确 |
方案二 | ______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②不正确 |
方案三 | 稀盐酸 | ________ | 猜想③正确 |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同学们对沉淀I中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3的原因______________。
(总结与提升)改良该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