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H是初三化学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①和③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D_____ G _____

(2)写出反应②反应类型_______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

(3)写出H的一种用途 ______

【答案】 氢气 分解反应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2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解析】

A-H是初三化学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且B在①和③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所以H是氧气,B是二氧化锰,氧气和A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是水,C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是过氧化氢,E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氧气,所以E是氯酸钾,F是氯化钾,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D是水;G是氢气;

2)反应②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反应③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2

3H是氧气,用途是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 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 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下同) 此实验 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