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①“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____;
②“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酚酞变红,可验证分子具有___的性质,B烧杯的作用是为了证明___,从而起到对比的作用。
③“实验3”中,只有A中铁钉生锈了。对比铁钉不同的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与____同时接触;
④“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不断运动 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水与空气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①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会发生燃烧;故填: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②浓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挥发的氨水分子进入A,使A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烧杯中滴加氨水变红色,说明氨分子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起到了比对作用;故填:不断运动;氨分子能使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铁钉浸没在封有植物油的水中时不容易生锈,因为这时的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铁钉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时容易生锈,因为这时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该实验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填:氧气和水.
④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题目】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和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 Fe(OH)3 | Cu(OH)2 | Mg(OH)2 |
开始沉淀 | 1.9 | 4.2 | 9.1 |
完全沉淀 | 3.2 | 6.7 | 11.1 |
步骤二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3个步骤中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三中生成产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题目】如图是A、B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图回答:
①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将A、B各m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若其中有一个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则该物质是____(填“A”或“B”);
③t3℃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将该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④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A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A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 75 | 65 | 50 | 35 | 20 |
析出固体A的质量/g | 0 | 0 | 2.0 | 4.5 | 8.4 |
不考虑水蒸发,则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⑤根据如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t2℃时,A、B两物质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相同
B 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 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 析出的固体比B多
D 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A、B所含的溶剂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