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生活中金属的许多应用都是金属的物理性质决定的,下表罗列了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的生活经验,写出菜刀、锤子等不用铅制的原因

                                                                    

                                                       (答出三点)

铅的密度较大、铝的硬度较小、铅有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3、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炼青铜;C.炼铁
(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
B.A.C
(填序号).
A.铁;B.青铜;C.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
金属活动性
有关,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C
之后.
(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
金属光泽
,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
良好的传热导电性
.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通常表现为
延展性易失去电子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
2CuO+2C═2Cu+CO2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
①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不能,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可能发生改变


②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金属可能是
铜锌合金
,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ZnO+CO2
2ZnO+C═2Zn+CO2
2Cu2O+C═4Cu+CO2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
Fe+CuSO4═Cu+FeSO4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
a.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YmOn的化学式是:
Y2O3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种产物,该物质是
CO2
(写化学式).
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
(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中有说明钢的性能比铁好的有
恨铁不成钢
,知道“百炼成钢”是指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敲打发生的反应是:
C+O2═CO2
,从而了解钢与铁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两者
含碳量不等

(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 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原假设中
a
不正确,理由是
镁反应速率比钛快

[结论]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
,请说明理由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
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两个图象中存在有错误的是
小红
的图象,判断错误的理由是
图象中Fe与Zn标反了,Zn的反应速率较Fe快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小刚取的金属量较少,金属反应完,而小红取的酸量较少,酸完全反应完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
金属活动性
有关.
②金属与酸反应中若生成盐中金属价态相同,则生成的氢气量与
相对原子质量
有关.
(1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Ag、Zn(NO32
,肯定滤液中有
Fe(NO32

(12)现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
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
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一119,Ni一59.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试求:①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64%
.②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另一种金属为锌
(2013?永春县质检)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乙醇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醇的化学式是C2H5OH,在NaOH一样含有“OH”,那么乙醇是不是碱呢?请你试设计一种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少量乙醇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溶液不变色
乙醇不是碱
【探究活动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李同学认为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生成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并能吸收酸性气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
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证明乙醇燃烧气体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D装置的作用是
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
除去气体从BC装置中带出的水分

(2)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
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A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实验时,同学们还观察到B、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有气泡冒出,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该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生成.请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CuO
  △  
.
 
Cu+CO2
CO+CuO
  △  
.
 
Cu+CO2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
点燃或收集尾气
点燃或收集尾气

(4)小明同学在反应的过程中发现C装置内除了气体通过溶液时产生气泡之外,没有明显变化现象,所以他认为C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同学认为通过C装置气体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为了确证C装置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取反应后C装置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炼青铜;C.炼铁
(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_(填序号).
A.铁;B.青铜;C.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________有关,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________之后.
(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________,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通常表现为________.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数学公式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
①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________.

②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_,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________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
a.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YmOn的化学式是:________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种产物,该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
(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中有说明钢的性能比铁好的有________,知道“百炼成钢”是指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敲打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从而了解钢与铁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两者________.
(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 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现象]
金属TiMgAg
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强烈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原假设中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结论]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
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两个图象中存在有错误的是________的图象,判断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________有关.
②金属与酸反应中若生成盐中金属价态相同,则生成的氢气量与________有关.
(1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肯定滤液中有________.
(12)现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
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
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一119,Ni一59.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1234
加入酸质量/g5.05.05.05.0
剩余固态质量/g4.543.53.2
试求:①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②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________.

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工业上可用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某校初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乙醇的一些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乙醇的化学式是C2H5OH,在NaOH一样含有“OH”,那么乙醇是不是碱呢?请你试设计一种方案加以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乙醇不是碱
【探究活动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李同学认为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CO、CO2和H2O.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生成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并能吸收酸性气体.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______.实验时,同学们还观察到B、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有气泡冒出,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该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生成.请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4)小明同学在反应的过程中发现C装置内除了气体通过溶液时产生气泡之外,没有明显变化现象,所以他认为C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小红同学认为通过C装置气体中仍有部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为了确证C装置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
小红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有关实验现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_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炼青铜;C.炼铁
(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__(填序号).
A.铁;B.青铜;C.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_________,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_________.
(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_________,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通常表现为_________.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
①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_________
②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金属可能是_________,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_________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
a.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_________,YmOn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一种产物,该物质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
(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中有说明钢的性能比铁好的有_________,知道“百炼成钢”是指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敲打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从而了解钢与铁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两者_________
(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a. 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原假设中_________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结论]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两个图象中存在有错误的是 _________ 的图象,判断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 _________ 有关.
②金属与酸反应中若生成盐中金属价态相同,则生成的氢气量与 _________ 有关.
(1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_________ ,肯定滤液中有 _________
(12)现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
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
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119,Ni--59.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试求:①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②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