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错误;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B正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错误;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D错误。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 (g/100g水)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①图1中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24)(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25) ;
③图1中t1的温度范围为 (26) ;
④20℃时,60g K2CO3固体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7) ;
⑤80℃ 时有KNO3饱和溶液(含少量K2CO3),若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晶体,宜采用实验操作方法是 (28) ;
⑥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 ,其结果如图2所示。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29) 。(填字母)
A.烧杯Ⅱ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Ⅰ中溶解的是KNO3,烧杯Ⅱ中溶解的是K2CO3
C.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都有可能将烧杯Ⅰ中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Ⅰ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