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B.探究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
C.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 D.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已学知识A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选项不能达到目的,因为这样只能证明含有氢元素一定存在,答案选择B;C选项氢气吹气球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正确的操作
考点:实验操作与目的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
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④倒入水后加盖振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
A.提出问题 | B.提出猜想 |
C.进行实验 | D.得出结论 |
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 )
A.提出问题 | B.作出猜想 | C.设计实验 | D.反思评价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 |
B.检验二氧化碳 |
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