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另含有少量铁、铝、铜、镍等金属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下简化流程脱除燃煤尾气中的SO2,同时制取MnO2(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煤尾气中的SO2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浓硫酸稀释可以得到稀硫酸,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多次涉及到过滤操作,过滤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回收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5)写出另一回收产物的K2SO4一点用途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雨 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 玻璃棒 引流 化肥(合理即可)
【解析】
(1)燃煤尾气中的SO2容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从而导致酸雨;
(2)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
(3)过滤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过氧化氢可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酸钾也可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硫酸钾含钾元素,可做化肥。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
②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的碱性溶液不变色。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连接仪器,进行实验。
实验组 | 对照组 | |
锥形瓶中的物质 | 0.5g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 0.5g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
注射器中的物质 | 20mL3.5%的盐酸 | m |
试管中的物质 |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
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s) | t1 | t2 |
实验二:如图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实验一相同。进行实验,测量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中:
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m处应填写的是______。
(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______。由此推断出实验一中,t1______t2(填“>”、“<”或“=”)。
(反思与评价)
(4)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推测下列摩擦剂一定不能用于制作含氟牙膏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aCO3 B SiO2(二氧化硅) C Al(OH)3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气体的是_____(填序号)。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硫粉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70 | 300∽550 | 约600 |
铁 | 1535 | 2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拓展应用)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