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
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 |
D.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
C
解析试题分析:A、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产生气体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故A正确;
B、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如果开始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故B正确;
C、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碳酸钠:滴加稀硫酸会产生新的杂质硫酸钠,故C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将导管一端深入水中,用手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C.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基础知识,题目较为简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实验操作:加水溶解 |
B.实验目的: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实验操作:加Na2CO3溶液 |
C.实验目的:除去CaO中的CaCO3;实验操作:加足量稀盐酸 |
D.实验目的:除去CO2中的CO;实验操作:通入足量 NaOH溶液 |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有利于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放出大量热 |
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木条继续燃烧 |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 |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是理想的燃料 |
B.e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
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同 |
D.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能是3CO+Fe2O32Fe+3CO2 |
下列鉴别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
B.用盐酸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氨气和二氧化碳 |
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鉴别涤纶面料与羊毛面料 | 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 |
B | 检验废水中是否含有SO42﹣ | 取样后,滴加BaCl2溶液 |
C |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后,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与CuSO4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
B.用Na2CO3溶液可以区别Ba(NO3)2、HCl、NaCl三瓶无色溶液 |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碳酸氢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可以增加肥效,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 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
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