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后加热,防止发生爆炸
B. 甲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
C. 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是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氢气无毒
D. 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答案】B
【解析】A、可燃性气体在加热或点燃前都不能混有氧气,所以实验时都应该先通入气体排净容器内的空气而后再加热,这主要是防止发生爆炸,正确;B、甲试管略向下倾斜,是因为反应中有水产生,要防止水倒流,乙玻璃管保持水平,是因为反应中并无水产生,与两种气体的密度不同无关,错误;C、氢气无毒,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甲无尾气处理装置而乙有,正确;D、两者与氧化铜反应时都是将氧化铜还原为金属铜,两者都可以通过观察黑色固体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正确;故选B。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①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填“>”、“<”或“=”)。
②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加热后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0℃时,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要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可以采用加热浓缩、________、过滤的方法,得到的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制作“叶脉书签”需要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
②指出图中称量步骤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比为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