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 g
【答案】C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若t2℃时物质W的水溶液是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若不饱和,可能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析出晶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g,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a、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b、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c、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猜想3: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
[实验探究I]甲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甲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步骤1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溶液中含有_____ |
步骤2 | _____ | _____ | 溶液中含有Na2SO4 |
实验结论是_____。
[实验探究Ⅱ]乙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人126g该样品,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128.8g。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注射器可以换为_____,也能控制液体试剂的滴加速率。
(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N2,继续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
(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135.2g。
(6)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0%,若没有D装置,实验结果将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____。
【题目】能源、材料、环境、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下表列出的是某品种西瓜每100g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 水分 | 蛋白质 | 脂肪 | 糖类 | X | 钙铁锌 |
质量 | 92.5g | 0.7g | 0.2g | 6.1g | 6.8mg | 17.1mg |
①表中“X”是指人体所需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
②脂肪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填元素符号),________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填“属于”、“不属于”)
③西瓜营养成分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人体中若缺少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则可能易患佝偻病。
(2)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①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_都属于化石燃料。
②燃油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________,对环境造成污染。
③现有三种发电方式:A.风力发电,B.太阳能发电,C.火力发电。其中,A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把_________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成电能。与C相比,A、B发电的共同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大飞机C919用的化学材料如甲图。请回答:
①橡胶属于__________材料;
②图乙是钛(Ti)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钛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飞机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的密度小且抗腐蚀性能强;金属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