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比较:甲_____乙(填“>”“<”或“=”)。
②t1℃,将50 g水加入25 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 可得到___g 溶液。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
④图中甲乙溶解度曲线交叉的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答案】= 60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解析】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填相等;
(2)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表示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t1℃,将50 g水加入25 g甲物质中,充分搅拌,甲不能完全溶解,只能溶解10g,故可得到溶液质量为50g+10g=60g;
(3)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办法;
(4)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此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图中甲乙溶解度曲线交叉的点表示的意义是: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题目】某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从安全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氧化亚铜(Cu2O)和铜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能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他们对反应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红色固体是Cu; 猜想二:红色固体是Cu2O;猜想三:红色固体是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______ | 红色固体含有Cu2O |
(思考与分析)甲同学认为猜想二正确,同学们分析后认为他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为此,同学们补充进行了以下实验:称取m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ng固体。当n>_____(含m的代数式)时,可以得出猜想三的结论正确。
【题目】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岀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方案一:小组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碳,并另选实验仪器及药品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取出黑色固体 ①_____;②_____。 | ①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_____。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3)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8克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克二氧化碳及10.8克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
【题目】2018年5月18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粉未于烧杯中,将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 39.92 | 59.84 | 79.80 | 99.80 |
(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g。
(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理论上消耗稀硫酸的总质量是_____g。
【题目】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 X和8.0g 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 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X | Y | Z | ﹣﹣氢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
A. 物质X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