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______(填化学式)的溶解度较大。
(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
(5)请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20℃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答案】KNO3 增加KNO3(或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 68 蒸发结晶 26.5%
【解析】
(1)由上表可看出,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KNO3的溶解度较大。
(2)由于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或增加KNO3或蒸发溶剂)。
(3)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NaCl,故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50g+18g=68g。
(4)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故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5)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则20℃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6.5%
【题目】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老师为大家变了一个“水生火”的魔术:在两片蓬松的脱脂棉中间包夹一些淡黄色固体粉末,做成“夹心饼干”。用胶头滴管向“夹心饼干”上滴水。数滴后“夹心饼干”燃烧起来。经老师介绍,该淡黄色固体为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常见可溶性固体化合物X和一种常见气体Y。
(提出问题)化合物X和气体Y分别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认为X应为NaOH,但对Y的成分产生了分歧,猜想:①O2;②H2;③CO2;
经讨论,猜想_____(填序号)肯定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老师指导:同一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Na2O2中O元素显—1价。
结合以上规律,你认为气体Y的化学式为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_____,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 分液漏斗活塞 | 分液漏斗中有一段稳定的水柱 | 装置1气密性良好 |
②取少量Na2O2于三颈烧瓶中,打开止水夹,加入适量水 | 固体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有气泡产生 | |
③从a处滴管滴加CuSO4溶液 | _____ | X为NaOH |
写出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发现问题)Na2O2固体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白色粉末。
(查阅资料)Na2O2在空气中可以和CO2反应而变质,生成Na2CO3和O2。
(定量探究)测定该Na2O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取5.0g该样品于装置1中,加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将装置2与装置1连接;将b处分液漏斗替换为装置3(内盛稀硫酸);
③上下调节装置2的水准管至左右两管液面相平,记录左管中液面读数为20.0mL;
④用装置3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_____(填实验现象);
⑤再次上下调节装置2的水准管至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⑥记录左管中液面读数为80.0mL;
已知CO2在该实验环境下的密度约为1.8×10-3g/m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该Na2O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
(实验分析)用装置3替换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魔术揭秘)“水生火”的原理:
①脱脂棉具有可燃性;②脱脂棉与O2接触;③从能量变化的角度Na2O2与H2O的反应是_____反应。
【题目】同学们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研究性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
a.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
b.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c.硫氰化钾(KSCN)溶液变色规律
药品 | 二价铁溶液 | 三价铁溶液 |
KSCN溶液 | 不变色 | 变红色 |
(猜想与假设)
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
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实验1 | 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 | ||||
实验2 | 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如下图所示) | 试管编号 | 1min | 10min | 24小时 |
① | 黄褐色 | 褐色 | 深褐色 | ||
②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
③ | 略有些黄色 | 浅黄 | 黄色 | ||
实验3 | …… | 苹果汁不变色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2的②中FeSO4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该实验中,试管②③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由实验2得出:猜想Ⅰ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3)为验证猜想II成立,实验3应进行的操作_____。
(反思与评价)
(4)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