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汽油(如图所示),振荡,观察现象.
(1)A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C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
(2)对比 _________ (填字母)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对比A、C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
(3)[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性除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
[作出猜想] _________ ;
[设计方案] _________ ;
[观察现象] _________ ;
[得出结论] _________ .
(1)碘未溶解,没有明显现象;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呈紫红色;(2)A,B;或C,D;同种溶剂对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3)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设计实验】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且过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向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给A试管加热,B试管不加热,观察现象;【观察现象】A试管中高锰酸钾溶解的较多,溶液颜色更深;【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一定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可知,(1)A试管中的现象是碘未溶解,没有明显现象;C试管中的现象是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呈紫红色;(2)由结论知应为A,B;或C,D,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对比A、C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溶剂对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3)[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性除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设计实验】取A,B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且过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向其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给A试管加热,B试管不加热,观察现象;【观察现象】A试管中高锰酸钾溶解的较多,溶液颜色更深;【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一定条件下,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考点: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一瓶没有标签的银白色金属X,展开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X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实验探究】取形状、大小相同的X、Cu 、Zn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三份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 | X放入稀硫酸中 | Zn放入稀硫酸中 | Cu放入稀硫酸中 |
实验现象 | 金属X表面产生气泡缓慢 | 金属锌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 金属铜表面无气泡 |
【问题与思考】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拓展探究】
⑴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锌片放入一定量和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对蓝色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⑵ 猜想:①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和硝酸铜;
②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和硝酸银。
⑶ 请你完成下面实验,验证猜想②成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在滤液中加入 。 | | 猜想②成立 |
为了解决环境因素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存有关食物,某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编号 |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 使40毫升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滴数 |
1 |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15 |
2 | 阳光强烈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22 |
3 | 煮沸1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 21 |
(1)他们探究了 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他们的探究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贮存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时,应 ,以防止其中的维生素C过量流失,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他们用pH试纸测得该维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间,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
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 。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 (2)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 。 | (1) ; (2) 。 | 猜想正确 |
假日里,同学们在帮忙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白色粉末的成分 | 形 成 的 原 因 |
可能是CaCO3 | 石灰水与空气中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可能是 | 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析出 |
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 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的结论。乙同学查阅了溶解性表(如下图),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 OH- | Cl- | CO32- | NO3- |
Ca2+ | 微 | 溶 | 不 | 溶 |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 验 步 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 论 |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 白色粉末中含有Ca(OH)2 |
往上述试管内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 | 白色粉末中 |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3)交流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室提出保存、使用易变质的溶液时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这种试剂
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 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 验 操 作 | 实 验 现 象 | 结 论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 |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 |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