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
C.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
D.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
【答案】D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锰和氯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价、+2价、锰的化合价由+4降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气有毒,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对“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某品牌“暖宝宝”的主要成分为铁粉、水、食盐、活性炭、蛭石、吸水性树脂。食盐对铁粉生锈有催化作用;蛭石是一种优良的保温材料;吸水性树脂具有特强吸水、保水能力,且可反复释水、吸水。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完成下列表格中的3个实验。测得锥形瓶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
实验 | 放入锥形瓶中的物质 |
1 | 5 g铁粉、1 g氯化钠 |
2 | 5 g铁粉、1 g氯化钠、1.5 mL水 |
3 | 5 g暖宝宝袋内物质 |
(1)实验1中温度几乎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2)能证明实验2中物质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
(3)“暖宝宝”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4)“暖宝宝”发热的原理是: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打开使用后的“暖宝宝”可观察到固体为红棕色,则该物质可能是___。
(5)将温度传感器改为湿度传感器,重复实验3,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造成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与“暖宝宝”中有关的成分是__。
(6)从能量转化角度,“暖宝宝”发热的实质是将____能转化为___能。
(7)“暖宝宝”贮存与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写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