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实验结束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
                                                                    。
(2)探究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OH)2和CaCl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可能是                      。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若            
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二:另取烧杯内的少量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若
                            ,说明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实验三: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不能说明
猜想三正确。

A.紫色石蕊 B.氢氧化铜 C.硝酸银 D.锌
【反思与拓展】
①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③ 实验室欲中和100g 7.3% 的盐酸,至少需要多少克熟石灰?

(1)有水生成   
(2)CaCl2和HCl   酚酞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  先有气体生成,后生成白色沉淀      C     反应物是否过量    碳酸钙      (3)7.4g

解析试题分析:(1)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氢氧化钙和盐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是因为:有水生成
(2)探究反应后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1、要考虑生成物,2、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即反应物HC过量;
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根据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故若酚酞不变红(或无明显现象),说明不纯在Ca(OH)2,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二:要证明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即证明HCl的存在,取烧杯内的少量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若先有气体生成,后生成白色沉淀,先后发生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CaCl2+Na2CO3==CaCO3↓+2NaCl,则可证明
实验三:因为CaCl2和HCl都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选C
【反思与拓展】①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② 因为经过上面的探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CaCl2和HCl,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实际就是除去CaCl2中的杂质HCl,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③根据化学反应:Ca(OH)2+2HCl==CaCl2+2H2O中HCl与Ca(OH)2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熟石灰的质量
解:设熟石灰的质量为x
Ca(OH)2+2HCl==CaCl2+2H2O
73
x      100g×7.3%
74:73=x:100g×7.3%
x=7.4g
考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盐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 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H2O2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    ;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 H2O2    (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乙组提出可以用Ba0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2O2(已知还生成另一种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